智能機井灌溉控制器,助力水價綜合改革
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背景
我國淡水資源總量為2.8萬億立方米,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,是全球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,屬于缺水嚴重的國家。其中農業又是用水大戶,占全國總用水量60%以上,同時也是節水潛力所在。
我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,農業高效節水工程灌溉面積僅占有效灌溉面積的30.3%,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為0.568。一些灌區工程設施老化失修嚴重、“帶病”運行,工業節水設備在精細化、成套化、自動化方面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。
2021/2022年農業用水占比均超過60%,且呈上升趨勢
2016年 1 月 21 日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于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意見》(國辦發〔2016〕2 號),在全國范圍內啟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。要求“用10年左右時間,建立健全、合理反映供水成本、有利于節水和農田水利體制機制創新、與投融資體制相適應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;農業用水價格總體達到運行維護成本水平,農業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普遍實行,可持續的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基本建立,先進適用的農業節水技術措施普遍應用,農業種植結構實現優化調整,促進農業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約化轉變?!?/span>
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實施正是為了保障農田水利設施長久發揮效益,促進農業節水減排,通過一系列的改革,健全水價形成機制,強化工程維修養護,倒逼節水意識形成,促進農田水利工程良性運行。
互聯網技術在水價改革中的作用
節水灌溉技術是提高農業水資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徑。我國現行的節水灌溉技術多是上世紀70年代從以色列等發達國家引進的。在技術推廣過程時因成本很高而終止,即使少部分地區采用滴灌、噴灌等技術,但基本上使用的都是人工非智能的,更是加劇了水資源的浪費。
近年來,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,國內在農業用水控制技術方面的成就突飛猛進,也涌現了很多相關的智能化設備,并在實際農業生產中投入使用,取得了不錯的成績。
元豐科技在智能機井灌溉控制領域的貢獻
智能機井灌溉控制器廣泛應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中,改變了傳統勞作方式,降低了作業成本,改善了農業水資源浪費,解決了用水無度的問題。
?水電雙計量、自定義階梯價格
?刷卡、掃碼雙取水方式
?遠程無線管控、定額/定時灌溉
?后端云平臺數據分析、告警
?靈活組控布設
?村轄區獨立管理、一機多戶